晶粒度表示晶粒尺寸大小的尺度。金属的晶粒大小对金属的许多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晶粒度的影响,实质是晶界面积大小的影响。晶粒越细小则晶界面积越大,对性能的影响也越大。对金属的常温力学性能来说,一般是晶粒越细小,则强度和硬度越高,同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测定平均晶粒度的基本方法
一般情况下测定平均晶粒度有三种基本方法:比较法、面积法、截点法。具体如下:
1、比较法:比较法不需要计算晶粒、截距。与标准系列评级图进行比较,用比较法评估晶粒度一般存在一定的偏差(±0.5级)。评估值的重现性与再现性通常为±1级。
2、面积法:面积法是计算已知面积内的晶粒个数,利用单位面积晶粒数来确定晶粒度级别数。该方法的精确度在于计算晶粒度的函数,通过合理计数可实现±0.25级的精确度。面积法的测定结果是无偏差的,重现性小于±0.5级。面积法的晶粒度关键在于晶粒界面明显划分晶粒的计数。
3、截点法:截点数是计算已知长度的试验线段(或网格)与晶粒界面相交截部分的截点数,利用单位长度截点数来确定晶粒度级别数。截点法的精确度在于计算截点数和截距的函数,通过有效的统计结果可达到±0.25级的精确度。截点法的测量结果是无偏差的,重现性和再现性小于±0.5级。对于同一精度水平,截点法由于不需要精确标记截点和截距数,因而较面积法测量快。
材料组织结构分析是揭示材料性能与材料成分、工艺措施间内在规律的重要手段和桥梁。
化学成分、原子集合体的结构以及内部组织是决定金属材料性能的内在基本因素。当化学成分给定时,金属材料的一类性能,对结构组织的变化反映很敏感。而这类性能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强度、硬度、韧性、伸长率、面缩率、滞弹性、蠕变、铁磁性等。
通过对组织结构分析,来指导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以便于更充分有效的发挥现有金属材料的潜力,并进而研发新的金属材料。